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昌平园“去工厂化”猜想
发布时间:2012-01-12    
摘要:  中关村昌平园早期出现了粗放、低端的开发模式,这与昌平园未来园区内“去工厂化”的大胆猜想无疑将形成激烈的碰撞。

  中关村昌平园早期出现了粗放、低端的开发模式,这与昌平园未来园区内“去工厂化”的大胆猜想无疑将形成激烈的碰撞。
  曾经的中关村昌平园像个工业区,落户昌平园的企业大都是中关村海淀园挑剩的。
  客观的说,在经济总量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海淀园的第一地位无法撼动,昌平园同样很难超越。但昌平园对此态度也很明确:昌平园即便不是一号演员,但也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今,在国家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北京市“十二五”出台了“两城两带”规划的格局。“昌平园承担了其中的一城一带(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带),占据了一半的戏份。”昌平区副区长周云帆介绍说。
  “十一五”前,昌平园要发展能源科技产业的决定把业内人吓了一跳。而今,昌平园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将来,昌平园内将不再有工厂。
  园区内没有工厂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昌平园坚持,将来能源科技的产业性会越来越淡,他们将不再安排单一生产型企业入园发展。这个园区“去工厂化”的想法让人大跌眼镜。
  没有工厂的园区,还能否肩负起未来发展的责任?
  有心插柳
  “建立初期的昌平园哪有什么主导产业的概念?那时是抓到篮里就是菜。”昌平园招商办公室主任赵桂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赵桂生为人和善,儒雅而不失干练。在昌平园工作已有15个年头。谈起园区的成长,他如数家珍。他非常坦诚:“说实话,当时没有什么明确的主导产业方向。也就是说当时不是规划决定发展,而是发展决定规划。”
  和国内其他园区一样,1992年刚成立的昌平园只是搭起了台子,重要的是先赶紧把人气做起来。而第一步,就是找演员来唱戏,至于是什么样的演员,戏曲的风格是什么,则没有时间想,也没有条件确定下来。
  说起这个搭好台子后的第一个节目单,赵桂生爽朗地笑出了声:园区刚成立不久,制定了一个“2000年跨世纪长期发展计划”,计划中列出了11项产业,全部都是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目录里原样搬过来的,甚至包括海洋技术、核能技术等。这恰恰说明园区开始建设时的探索性。
  随着园区企业的增加,产业的路径也就逐渐清晰起来了。1997年的时候,从企业数量上来看,以电子信息为主。几年以后,这个格局又有所变化,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企业逐渐多起来,并各有特色。
  而这个时候,请演员再也不是一个问题了。昌平园进入了企业高速入驻时期,到2000年前后,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企业入驻。这时候,园区开始有选择性地引进企业。
  曾经有一个做新能源的企业,跟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非常符合,产出也非常可观。但是由于该公司使用的原料里有危险气体化学品。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园区谢绝了这个企业进驻。
  园区引入的企业中,能源类企业越来越多,包括新能源和化石能源,园区开始有意侧重引进发展同类企业。而当时的管委会主任、现任昌平区发改委主任苏贵光也开始思考如何规划这盘棋。他说:“这个几平方公里的园区,承载这么多的人口和产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是注定做不大的。”而昌平园现有的产业也面临与其它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苦恼。
  苏贵光常常摊开地图凝神苦思。昌平区高校院所云集,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0多所综合院校,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等113个科研机构都聚集昌平,而这些学校都与能源高效利用联系密切。比如与中国石油大学或多或少有关联的石油科技企业在昌平园就有50多个。综合现有企业的集聚和科技人才资源集聚这两个因素,苏贵光心里暗暗有了底。
  园区建设探索期的迷雾逐渐散去。7年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苏贵光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能源科技产业的概念。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当时国家的产业目录里面并没有能源科技这个概念。苏贵光认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昌平园是时候去实现二次创业了。
  苏贵光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不论是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还是省级高新区、经开区,基本上都提出要以五大或者六大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然而昌平园土地资源有限,就这十几平方公里土地来说,把众多产业作为支撑是非常不现实的。”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他提出把能源科技产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另外一个是生物医药产业。
  昌平园要把这个设想列入“十一五”规划确定下来。然而他们没想到,当他们把文件发到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时,引来许多质疑。这是一个新概念,大家需要了解能源科技的范围怎么界定。
  有趣的是,质疑者中就包括现任昌平园管委会主任于泓。
  而当时,于泓是昌平区科委主任。于泓是一个知识渊博、做事认真的干部,看文件很仔细,读到征求意见稿中“能源科技产业”这个词后,他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家产业目录中根本就找不到这个说法。什么是能源科技产业,范围如何界定、政府如何支持一连串的问题不禁让他产生了疑虑,这个概念严谨吗?
  苏贵光不断地向他阐释能源科技的概念,并坚持认为:“凡是跟能源有关联的产业都是能源产业,凡是与能源有关联的技术都叫能源技术,能源科技产业就从这两个角度提出的。”
  苏贵光又举例说,比如石油探井,简单的做一个探井设备,它涉及到声、光、电、磁,还有放射性物质和技术,我们把它界定为能源科技。从范围上来讲,新能源产业也是能源科技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从国家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来看,能源科技肯定会是一个重量级引擎。
  而说到园区当初的选择,分管昌平园的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周云帆很肯定地说:“昌平园要大幅度提高能源科技的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园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越讨论思路越清晰。当年,昌平园把能源科技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写进“十一五”规划。而于泓从2010年8月就任昌平园管委会主任后,他曾经质疑的产业变成了需要自己去实践和完善的发展方向。
  产业蝶变
  能源科技产业的地基打好了,能建多高的楼,就看昌平园的后发实力了。
  2007年11月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商签署土地开发协议,中石油集团所属的9家研发机构和企业正式落户昌平园的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
  巨人的到来,使昌平园逐渐坚定了建立国家级能源科技产业基地的目标。而有关人士表示,客观上,中石油集团公司的加盟,将使昌平园能源科技产业的特色进一步凸显,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带动昌平园发展。
  这不是唯一的大腕。很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型国企,如神华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都在昌平园成立了分支机构或地区总部。
  企业给力,因此能源科技产业也成了园区各类产业中的大腕。赵桂生说,昌平园1600家企业中,能源科技类企业有350家,占比不到1/5,然而创造的产值和税收,却占到园区总产值的60%。
  这些企业涉及石油、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行业,也有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能源载体等新能源行业。
  在新能源产业遍地开花的今天,绝大多数园区都争相把新能源列为主导产业,唯恐落后于人。相比起来,昌平园很“老土”。赵桂生告诉记者,新能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昌平园也很重视,然而由于成本的问题,大规模见成效还不现实,现实问题是要解决当前能源的高效利用。
  壮大的重要途径是人才。然而,事实是昌平园远在京郊,很多人才不愿意每天长途跋涉跑“农村”来上班。而住在昌平的人又觉得在昌平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实这也是神华集团等大型国企同时面临的问题。
  几年前,神华集团、中石油等公司就联合提议,在昌平园建个国家级高科技研发基地,把它作为留住人才的一个平台,也给科研人才一个施展的空间。三年前,中央组织部牵头筹建“未来科技城”,采用全新的机制、建设若干个平台,吸引世界级优秀科技人才,这也是时下被人们热议的“千人计划”。
  “未来科技城”——国家首个“千人计划”人才平台建设的启动,迅速改变着昌平园人才流动的方向和人才结构。
  周云帆认为现在是引进人才的好机会:“以北京建设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为契机,广泛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同时通过推进建设昌平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方式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有作为。”
  未来科技城已吸引神华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电信等15家央企入驻,近半数是世界500强企业。“我们正抓紧筹划未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依托入驻央企的研发实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未来科技城的辐射和聚集优势,继续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研发机构和产业基地落户昌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周云帆说。
  集群效应
  昌平区马池口镇是一个京郊小镇,从北京只有一条狭窄的柏油路通向这里。小镇很安静,当地居民偶尔走街串巷,柏油路上多是过路车辆。
  三年前,这个小镇突然涌入近百家融资机构的业务人员,他们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赶来,目的地就是坐落于昌平区马池口镇的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神雾热能),一家以蓄热式节能燃烧技术知名的企业。
  吴道洪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儒雅。相比企业老总的身份而言,他燃烧专业博士后的身份似乎更为显眼。多年来,吴道洪一直沉浸在这项如何使热量得到最大程度聚集的技术研发之中,他自称“天生为燃烧而生”。
  这些年,在技术火车头的拉动下,神雾热能资产总额从1995年的不足20万元增至去年年底的近20亿元。吴道洪宣称,神雾热能经历了罕见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100%以上。
  园区逐渐聚集起来的科技研发中心,也方便了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切磋,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尝到了甜头的吴道洪开足马力搞研发,目前平均每三个月就能推出一项国内首创的新技术。公司生产的各种蓄热式节能加热炉,平均节能30%以上,锅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达到98%,目前国内利用神雾燃烧技术改造的钢铁工业每年节能经济效益高达20亿元。而就昌平园而言,仅为石油勘探、测井等进行技术服务和作业设备研发的能源科技企业就有一百多家。
  蒙古族科学家其鲁博士是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的总经理。对于为何选择落户昌平园,他有自己的考虑。有人是因为地价便宜,有人是因为自己在昌平区有不错的人脉,但其鲁看重的是昌平园有大量的研发机构,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中信国安盟固利承担了锰酸锂和钴酸锂分析方法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
  20年的发展历程中,昌平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能源产业链和能源科技研发集群,而其中,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占到目前世界能源市场70%的份额,昌平园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科技产业总产值同样占绝大部分。
  赵桂生告诉本刊,昌平园计划把能源科技产业再做大一些。“我们将规划把原来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还有马池口工业区和国家工程创业基地的一部分,总计十几个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能源科技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如果真的发展起来,产业集聚也就完成了。”
  去工厂化
  “将来,昌平园内将逐步没有工厂。”昌平园的这个决定,又吓了大家一跳。
  赵桂生说,未来企业只把大脑和心脏放到昌平园,生产基地放在外地,我想这是昌平园会坚持、企业会欢迎的思路。
  园区内将没有工厂,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昌平园坚持认为,将来能源科技的产业性会越来越淡,重点落户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北京应该做产业的高端部分。不能搞大工厂,这样的话,园区做不大、企业划不来。北京的劳动力成本比外地高,土地价格也高,而且这种特大城市的环境压力非常之大。”赵桂生说。因此,企业主要把高端的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总部集聚到昌平园就可以了。
  苏贵光说,北京不是能源大省,但却可以成为全国和能源相关的顶级人才汇聚的地方。今后昌平园也不是大量生产有形物质的园区,但却可以成为智力成果的产出地。“将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只要有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企业进驻的地方,每产一吨油、每产一吨煤、每发一度电,都会给北京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能源科技产业的力量。”
  于泓解释称,所有的企业都不会把能源的生产放到北京,即使有生产也只把最关键环节、最核心的东西放到北京,比如做石油测井的要把核心技术的探头生产放到北京。
  如中石油、中石化、神华,这些企业的总部都在北京,但北京既不产油也不产煤。也就是说他们的总部在北京,企业把北京作为一个技术和管理的策源地,依托最好的科技资源,在北京研发技术,因此这是不矛盾的。
  但是,去厂化的园区如何解决现有的工厂问题呢?
  现在,昌平园在探索跟其他省市结合起来发展的路子,包括和其他省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开发区。赵桂生透露,目前,昌平园已经跟潍坊市奎文区签订了战略协议,把相关产业基地放在潍坊。他举例说,比如德州是太阳城,我们完全可以把工厂放在德州,把总部放在北京。这样既提高了当地劳动就业率和产出,也为北京减少了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压力。
  这对企业来说也是迫切的,他们必须实现转型。赵桂生分析称,北京的资源,有些是其他省市比不了的。第一个是行政资源,中央政府及各大部委等政府部门都在北京;第二是国际化资源,北京应该是全国对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第三是科技资源,北京是全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昌平园区看中的是做强、做大,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果达不到这种水平,也可能被淘汰掉。所以说企业必须走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上来,或者说企业被迫走到这一条路上来。无论哪种方式,都无可避免要做出选择。”赵桂生说。
  难与烦
  “产业布局不合理,这是很多园区都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城市的承载力应该是综合的,如果不综合,人口就要反复地迁移。我们要营造一个有城有业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建设应该由科技商务服务区和园区共同承担,既有城市居民居住区,也有产业发展区。”从环境成本,交通成本和个人时间成本来说,这是个一举三得的规划。
  此外,昌平园最迫切的问题还是空间资源不足。新企业需要落地,但现有的空间资源不足,新的土地开发周期又很长。土地资源紧张是倒逼园区去工厂化发展的一个因素。这些年,产业的扩张使昌平园早已成为寸土寸金之地,厂房、实验室和基地都变成稀缺资源。
  “按照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园区的面积是11.48平方公里,即使是政策辐射区调整后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但是你认真地走一趟、看一遍后可以发现,可供建设的面积并不多。”赵桂生说,可供建面永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刚性需求。
  赵桂生认为,因为发展空间是有限的,未来,园区迟早要进入一个后开发区阶段。依靠战略土地资源,依靠产业,建立新的工厂模式是不能持续的。昌平园的后开发区阶段一定要把握高端引领的思路,不能脱离这个发展路径。
  在能源科技产业一枝独秀的前提下,配套设施的建设需求也提上日程。中信国安盟固利总经理其鲁告诉记者:“作为新能源企业,成立这些年来,我们受到了昌平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能在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提升服务和管理能力方面更上一层楼,尤其积极支持产业联盟建设,使相关企业能联合互动,形成集群创新和规模优势。”
  而园区在发展能源科技产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吐故纳新的问题:落后的产能如何处理?
  所有的开发区,尤其是早期建设的开发区都出现过粗放的开发模式,早期进去一批比较低端的产业。赵桂生说:“说实话,没有低端的产业,只有低端的技术和企业。”早期入住的低产企业占有了优质资源,而如何实现优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在,园区就土地资源问题已经开始着手展开调查。对于某块土地上办了什么企业,这个企业一年产出多少,土地是不是充分利用了,如果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又是如何处理的等问题展开详细摸底。
  昌平园计划借此机会,利用好成片成规模的土地空间,做一些特色微型产业园,打造一批功能独特、风格多样化、产业集聚的“园中园”。而能否盘活有限的空间载体,成为眼下昌平园管委会操心最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