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海尔海外扩张:先市场后工厂
发布时间:2012-01-13    
摘要:入世十年,以“先难后易”、“海外创牌”为战略的海尔,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如何?其经历、感受能为国内同行提供怎样的借鉴?

  入世十年,以“先难后易”、“海外创牌”为战略的海尔,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如何?其经历、感受能为国内同行提供怎样的借鉴?未来,海尔对海外市场还有怎样的发展规划?中国经济时报日前对话海尔全球品牌运营总监张铁燕。
  先有市场后有工厂
  中国经济时报:海尔的海外市场呈现怎样的分布?2011年全球经济环境不佳,海尔的海外情况如何?
  张铁燕:目前海尔的海外市场主要分布于美国、欧洲、非洲、亚太等区域。2010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为1357亿元,其中海外市场销售占到26%。2011年,海尔欧洲市场增长40%;美国市场与去年持平;日本市场预计今年销售100亿日元,同比增长20%;印度市场达到去年水平;在巴西,海尔空调市场占比达40%左右,位列市场第一,洗衣机及冰箱也分列市场第二及第三。今年1—3季度,海尔整个海外营收增长20%。
  中国经济时报:全球经济环境不佳,海尔的海外市场不减反增,原因何在?
  张铁燕:应该与我们海外市场开拓“先难后易”的策略有关,先期将硬骨头啃了,提高了海尔的市场能力,对此后启动新兴市场帮助极大。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海尔就提出“海外创牌”而非“海外创汇”的理念,也对现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此理念下,海尔在海外市场力求“三位一体”。以欧洲市场为例,2001年6月19日,海尔并购了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加之海尔在法国里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设计中心,在意大利米兰的营销中心,海尔在欧洲实现了“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这也是今年海尔在欧洲市场实现增长的原因所在。
  中国经济时报:整个海外市场“三位一体”的情况如何?“创品牌”的情况又怎样?在经济环境低迷之下,如何保证海外工厂盈利?
  张铁燕:截至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10个设计研发中心、24个制造工厂、61个营销中心。海外销售中90%是海尔自有品牌,即便OEM,也是GE这样的品牌。随着国内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海外布局对企业越发重要,全球化采购能帮助企业将成本拉平。我们一直本着“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理念在海外布局,所以基本屏蔽了海外工厂亏损的风险。我们意大利的迈尼盖蒂冰箱厂最近两年一直是满负荷运营,工人实行三班倒,这在国外很少见。
  中国经济时报:海尔在海外不同区域市场的经营有无差别?
  张铁燕:针对不同地区,我们会分别采取“走进去”和“走上去”两种打法。在欧洲,我们是“走上去”,高端三门冰箱占据了产品总量的70%,价格在699—1200欧元,洗衣机也主推诸如杀菌能力达99%以上的高端产品,价格定位为899—1000多欧元;在澳洲及新西兰,则着意塑造海尔的年轻品牌形象,以价位中端的产品吸引年轻、时尚的人群。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多个品牌,如卡萨帝、统帅等,在海外是否也会实施多品牌运营?
  张铁燕:海外市场目前尚未进行多品牌运营。收购三洋事务交割完毕后,会在日本及东南亚实施海尔、三洋双品牌运营,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向其他市场。
  尝试双品牌运营
  中国经济时报:对三洋的收购进展如何?
  张铁燕:日本的业务2012年1月1日正式交割,1月中旬会在日本推新品。东南亚业务明年3月份交割完毕。
  中国经济时报:收购三洋会给海尔带来怎样的变化?
  张铁燕:收购三洋东南亚及日本地区共计5个国家的白电家电业务,意味着海尔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将形成两个研发中心、四个制造基地以及六个地域的本土化市场营销架构。其实,对三洋的并购不仅是市场和产能的并购,更是资源并购,三洋拥有许多专利。
  中国经济时报:将来在东南亚及日本地区如何实施海尔、三洋双品牌运营?
  张铁燕:在东南亚,三洋的生产线不变,其品牌的消费群体是确定的,而今后海尔品牌主打新锐群体,上冷冻、下冷藏的新品会以海尔品牌出现;在日本,海尔品牌知名度达到39.5%,其精致的产品深受单身人士喜爱,而三洋旗下的子品牌主要推空气洗洗衣机,在技术和设计感上表现突出。
  扎根海外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入世十年,海尔在海外市场做了诸多探索,接下来,海尔会有怎样的规划和目标?
  张铁燕:十二五期间,海尔的目标是“3个1/3”——1/3内产内销,1/3内产外销,1/3外产外销,现在外产外销只占到26%,还有一定差距。未来,海尔将专注于提升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在全球化业务布局中的影响力,并促进海外产品向高端市场发展。这其中,我们很关注新兴市场的发展,在拉美,海尔在委内瑞拉投资建立的工业园已经启动,计划于2012年3月建好工厂,2012年9月投产,总产能设计150万台,涵盖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等6个产品线。
  中国经济时报:生产基地及产品之外,海尔在海外市场营销层面有无变化?
  张铁燕:已经在做潜移默化的改变,为了适应互联网、适应年轻消费者,2010年海尔在欧洲展开数字化营销,不到4个月当地Facebook粉丝突破4万,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纵观海尔这十多年的海外发展经历,有何经验可与中国家电企业分享?
  张铁燕:我们有三点切身感受,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运营;二是要时刻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寻求差异化;三是要当地化运营,以扎根的态度,融入当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