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生产工厂化机械化,打造花炮产业安全绿洲
发布时间:2012-01-13    
摘要:2010年,花炮产业亿元产值事故死亡率为0.1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安全可控、事故可防”的目标。

  危险性极大的浏阳花炮生产,正因为一系列的生产改革,慢慢向安全生产绿洲转变。2005年,市安监局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创造约一亿元的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1人;而浏阳花炮产业亿元产值事故死亡人数为0.6人;2010年,花炮产业亿元产值事故死亡率为0.1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安全可控、事故可防”的目标。
  虽然花炮安全生产系数领跑全国平均系数,但在花炮安全生产方面,浏阳却是自己和自己在赛跑。这条跑道没有终点,却有明确的方向——大步迈向安全绿洲。
  12年完成两轮工厂化改造
  上世纪九十年代,花炮生产自发式、小农式的生产模式使得浏阳如同坐在火山口。“有的利用废弃学校,有的利用旧祠堂,还有的利用生产队曾经的保管室作为生产厂房。”花炮安全专家罗建社介绍说。
  面对花炮生产的种种安全问题,业界提出了花炮产业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质疑。当时,浏阳则力排众议,第一个提出花炮产业是“朝阳产业”,并开始以“工厂化、打击非法生产”为主题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安全改造。
  工厂化改造和产权置换也随即铺开,花炮生产准入门槛大幅抬高——1993年以前,只要是有旧证,就能换新证;1995年,必须有厂房才能换证;1997年,根据厂房数量发放对应等级许可证。对此,国际烟花协会秘书长刘东辉表示,由于安全标准的提高,之前的一些大型、规范化企业也进入到了工厂化改造程序。
  危险工序单人单栋单间操作、防爆堤、防火隔离带、消防水池、风雨走廊等安全保障设施相继被要求落实。到去年为止,浏阳花炮产业第二轮工厂化改造完成。罗建社认为,工厂化改造注重了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匹配,极大地推进花炮生产向安全绿洲迈进。
  生产流程机械化程度提高
  2009年第九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期间,第二届全国烟花爆竹安全论坛在浏阳开幕,“以机械化提升花炮生产安全”成了140多位与会者讨论的焦点。而在此之前,浏阳已逐步开展生产流程机械化改造。
  本世纪初,由于欧洲一些国家对花炮安全事故特别敏感,曾一度质疑我国的花炮质量、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化问题。再加上一些企业仍以手工生产为主,浏阳即下决心在花炮产业领域实施以原材料、工艺、环保为核心的三大革命,主动与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数十家科研院校对接。
  亮子调压机、结鞭机、泥底机、礼花弹敷球机等大量机械应运而生;国内首创的可替代氯化酸钾的新材料“华安一号”、赛硫磺、包膜钾等新型原材料也相继问世。
  2010年,意在人和药分离的花炮和药机通过了国家鉴定,正式开始投产,这意味着花炮行业最危险的工序也有望实现机械化。
  随着一些高危、高劳动强度工序实现机械化生产,花炮生产“安全可控、事故可防”的目标得到维系,浏阳对花炮安全生产要求也更加严格。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浏阳市花炮产业集群机械化生产普及率将达到80%。与之对应,到2015年花炮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40亿元,花炮产业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0.1以内。
  安全监管重心实现三大转移
  罗建社表示,工厂化改造之初,由于花炮企业从业以及管理人员大都是过去家庭作坊成员,管理和操作凭习惯和经验操作,所以提升人员技术、意识很是关键。一份统计报告也显示,花炮生产安全事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在出台众多安全监管文件和政策之后,2004年,浏阳再次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实现监管方式由“人工巡查”向“自动化实时智能监控”的根本性转变。同时,浏阳成立了烟花爆竹稽查大队,加强对花炮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重拳出击,查处花炮非法生产,违反安全规章等行为。
  与此同时,浏阳花炮安全工作重心实现了“三大转移”:由事后“灭火”型向事前“防火”型转移,由被动“堵禁”型向主动“引导”型转移,由传统“人治”型向现代“法治”型转移。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但是如果监管者不受任何监督,也不利于安全工作的开展。为此,浏阳市把主要负责安全生产的安监局纳入了检察院、监察局的监督视野。目前,从生产到管理,一个立体的安全监管体系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