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 正文
云时代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革命”
发布时间:2012-02-22    
摘要:近期,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CIO马叶壮做客比特网,他为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云时代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的“瓶颈”、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特点、他眼中的云计算以及对于云落地等.

  以下是访谈简记:
  记者:请您先介绍下目前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
  马叶壮:公司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深圳证交所上市发行H股和A股股票,是境内外上市公司,多年来,经纬纺机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是国内最大的棉纺织设备供应商,建有完善的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体系,产品贯穿清、钢、并、粗、细、络、织、染工艺全过程。截止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113.4亿元,净资产43.19亿元,拥有30多家子、分公司和三个事业部,员工14000余人。经纬纺机将继续在“全球纺织业的朋友,中国制造业的骄傲”的愿景指引下,肩负起“打造装备旗舰,引领纺织发展”的使命,以期最总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纺机企业”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从90年代初,公司领导层将自主研发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理念引入公司内部,1994年底这个863计划CIMS主题中唯一具有自主版权的国产化商品软件在全国推广。经纬纺机1999年实施大规模重组,总部也由山西迁往北京。对于经纬纺机的这种管理格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各个下属企业,特别是分公司的财务惊醒合并核算。2003年,在总部上了一套财务资金的集中管理系统,逐步构建了总部及的信息系统大平台,包括面向个企业营销业务的CRM、满足移动办公的协同OA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等。截止2005年末,经纬纺机及所属企业建设了应用网络和应用范围覆盖企业的工程设计、产、供、销、人、财、物品等各业务环节的业务系统,使用信息化系统工作的员工也达到了3500人,经纬纺机还连续入选了当年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现在开始考虑集成和推动企业建立面向服务的企业信息应用平台,并实现业务过程的上下贯通、横向有序并联,构建协同产业链模式下的生产管控服务体系、资产资金运作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实现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纺机制造作为离散型机械制造行业,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最难做。因为产品类型多,产品结构复杂,少则由几千个零件多则几万个零件组成,生产工艺流程长,信息化工具的设计也需要详细多样。我们还是要指定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工具。生产资金占用降低一半,物资储备周期缩减了一半,资金的利用率提高50%,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了1/3.现阶段我们重新部署了硬件资源,调整了部分配置,并且在考虑集成化整合的IT架构项目。包括30多家分、子公司的信息化体统都要进行一场革命,首先,整个基础架构都要变。其次,因为基础架构的变化,企业的整个流程需要再造。
  记者:集团要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必定是借助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高效实用的信息技术,支持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但是凡事都不会一帆风顺,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遇到哪些“瓶颈”?又是如果突破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马叶壮:的确我们认同企业发展首先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现在国内应将和业务管理系统目前还是良性的发展互相提升。我们集团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确约到了一些问题,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中遇到了集成的瓶颈,这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物料的认知,它是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在里面,原始数据结构和内容的不一致性、各业务系统的流程管理不一致性等等。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数据集中管控是未来发展的格局,但集中的关系太过紧密同样也面临也相互绑定所带来的未知的风险,大家都应该知道火烧赤壁的故事吧,虽然每个战略环节都缺一不可,但我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船连在一起,能经风浪,但却在灾难面前付之一炬。如果在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能有效的解决数据弹性关联的问题,我相信信息化就真正的成功了。适用、有效的信息化,就是好的信息化。
  记者:可以说,您在制造业流程管控和企业管理与信息化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您认为与国际制造业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特点是什么??
  马叶壮:中国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但要适应国情、更要适应本企业的生产制造特点,每个生产制造企业的规模模式、流程都不一样,并且下游产业链的需求不同,也就是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和变革也都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目前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也搞过个性化的开发和应用,这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阶段,那么下个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阶段需求就应该是不单纯的是辅助管理角度,更要具备提升管理、引领管理这方面。这样才能真正的带动制造业的流程优化、管理优化、资源优化,真正的进步。
  记者:云计算作为一个舶来品在国内传播了数年,依然热度不减,很多专家认为云计算将能够带来一次重大的变革,将成下一个信息产业时代的核心。然而,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云计算和物联网再次成为两会代表积极讨论的话题。相对于市场上以往一味地吹捧云计算和物联网的优势,这次很多全国两会代表,对于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提出了更加理智的看法,谨防云计算和物联网“虚火”。您对云计算持何种态度呢?
  马叶壮:对待新的事物和技术,要冷静的分析和判断,云计算这几年内在国内发展不是很快(我这里指的是没有普及和真正的认识和应用),但是影响和宣传的力度很大,不但有猎奇的心理因素外,还存在一些顾虑。毕竟投入大,并且带来的位置风向较大。总的来说,变革性的新技术的引入对企业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深入人心的深刻话题。云计算之于制造业,需要长时间的考验,建议信息化的管理人员不妨勇敢一点、少些顾虑、擦亮双眼、鉴定信心,本着循序渐进的思路,和软件提供商、运营商不断的交流合作、从时间的角度应用新技术,从而逐步取得成功!
  记者:制造业信息化一直紧跟云计算大潮,经过近几年的概念普及,云计算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并在应用上走向行业化。经纬纺机有何云应用么?
  马叶壮:我们目前还在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是希望能够稳扎稳打,希望借鉴和总结同行业或者其他行业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逐步地将云计算应用到我们整个信息化领域和建设中,这样我们在保持自己公司生产经营稳定发展的条件下,逐步地实现整个信息化进程的提升。
  记者:众所周知,云计算主要针对信息资源的融合不同,而“云制造”则是融合了更多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流程等,其复杂度更高。因此,云制造作为“制造即服务”的体现,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其如何落地应用才是制造企业最关心的问题。那么您认为云制造应用的突破点会首先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叶壮:首先我觉得“云落地”这个词用的非常时髦,但是我们也知道飞机的“落地”不叫“落地”,叫“平安着陆”。我在这里也要借鉴这个,我们整个云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如何平安着陆,真正切实地应用到我们企业生产和制造环节中,把我们信息化真正地无缝地推动我们真个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才是我们应用得好或者是更适合我们的云。云有千变万化,哪个更适合、更贴近我们,我们才会觉得它是最好的。我觉得“云制造”这个概念也好、词汇也好、技术也好,如果它要体现在我们整个生产经营中,我觉得应该要把我们整个生产流程做进一步优化,不光要它着陆贴近我们的生产制造,我们生产制造也要提升贴近它,双发面共同发展,共同贴近 这样才能更合理,更有效推动我们信息化基础。
  记者:您认为部署云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马叶壮:我认为,云计算部署,要注意四个方面。
  硬件是第一个要注意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管理是第二个要注意的,没有好的管理什么都不必谈,首先信息化管理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熟悉和掌握云计算的一些基础和应用技术是信息化管理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第三个要注意的还是管理,就是整个集团公司应该在管理方面有所提升,把信息化中最重要的业务数据和流程管理提升一定的水平。
  第四个就是安全的问题,未来的集成系统把企业的业务资源都放在了信息化管理范畴之中,数据的安全和稳定就是必须要保证的。
  记者:近两年,绿色IT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重视,现在更是一大热点,您认为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应该怎么样与绿色IT概念相结合?在信息化需求与绿色概念有些矛盾的时候,该侧重哪一方面,要如何解决?
  马叶壮:我个人认为,绿色IT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硬件数量的投入,应该多采用虚拟化架构和弹性架构从而节省机房空间、节约电力供应、减少UPS负载、降低空调成本等等,(不光是从响应国家提倡节能减排也好,还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好。)从而使IT管理“硬绿化”。
  另一方面是流程管理,尽可能的从实践出发,优化业务流程,尽可能的用插件化替代独立系统化,从而使IT管理的“软绿化”。
  记者:刚刚你有提到信息孤岛,我们知道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忌讳形成信息孤岛。而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业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出现,所以也容易产生信息孤岛。你是怎么看待信息孤岛这种现象的呢?
  马叶壮:我认为,孤岛的存在是客观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信息化设计或者部署的时候就包含所有的业务,在还没有开发和适应新兴业务流程的过程中,是要允许企业自己做一套应用的东西,但在开发新的系统应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基层和融合到先有的整个系统框架中,怎样处理好这层关系,才是开发它的目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连接这些孤岛,这是我们以后要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来讲,我认为弹性的架构是最好的,就是允许它自然存在,但是也允许我用某些手段或者方式把它的数据连通起来。
  记者:请您介绍下经纬纺机未来的IT规划?
  马叶壮:目前正在规划准备逐步实现公司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虚拟化和桌面终端的虚拟化,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IT服务的需求,另外从业务系统方面给,我们也在洽谈一部分整合型信息化架构项目。我觉得制造企业要想实现云计算在企业内部发展,主要是要加快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发展,加强基础网络和硬件建设,并且要加快提升员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为云计算在企业落地或者平安着陆创造基础条件。当然,由于云计算前期硬件及软件投入非常巨大,如果单独依靠制造企业自己的力量恐怕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希望在信息化发展和管理过程能够更加有序、规范地进行。未来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信息化经纬,数字化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