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正文
优化生产线实现节能降耗
发布时间:2012-02-28    
摘要:在浙江晨云实业有限公司的无菌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正在传送带边包装袋装有机荞麦拉面,过些天,这批货将被出口到日本。从2003年开始研发生产粗粮健康面至今,除了沃尔玛、世纪联华、华润万家、好又多、大润发等国内大型超市以外,“晨云实业”还顺利地将粗粮健康面打入了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在浙江晨云实业有限公司的无菌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正在传送带边包装袋装有机荞麦拉面,过些天,这批货将被出口到日本。从2003年开始研发生产粗粮健康面至今,除了沃尔玛、世纪联华、华润万家、好又多、大润发等国内大型超市以外,“晨云实业”还顺利地将粗粮健康面打入了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从100%纯荞麦面的问世到生产线的优化,再到产业链的纵向横向延伸,“晨云实业”总是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而这其中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造国内一流的健康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粗粮具有丰富的有机质,营养价值高,并有降低高血压、胆固醇、血糖的作用。”“晨云实业”董事长朱劲松告诉记者,虽然公司2003年才正式成立,但他早有做粗粮面的打算。
  就拿最让朱劲松自豪的100%纯荞麦拉面来说,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可以借鉴,完全靠自己摸索,从开始研发到技术最终成熟花了整整5年时间,用朱劲松自己的话说,光是试验用掉的荞麦就有好几卡车。“我们第一次去日本参展,当地客商非常惊讶我们能做出100%纯荞麦拉面,因为就连非常喜欢荞麦食品的日本,都达不到这样的技术。”朱劲松说,现在自己的产品在日本很受欢迎。
  近年来,为了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晨云实业”不断开发一流的粗粮产品,除了荞麦,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紫薯等粗粮也被应用到粗粮产品的研发当中,开发出的100多个高端产品包含方便面、粉丝、拉面、有机面、面粉、纯仁等多个系列。
  此外,“晨云实业”在粗粮产品的制作工艺和配料上也力求科学健康,比如方便面系列,采用非油炸方式,配料中特别添加橄榄油、山茶油、枸杞等。在去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晨云实业”的健康粗粮面获得了金奖。
  优化生产线实现节能降耗
  把荞麦、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紫薯等粗粮烘干,是粗粮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朱劲松告诉记者,以前这个环节采用的是导热油烘干的方式,需要燃烧煤,不但消耗能源,还会排出废气。后来公司依托自身多年的生产经验进行技术研发,终于在去年实现了技术突破,开始采用微波烘干的方式,这种方式只需要用电,使用新技术以后不但能耗降低2/3,生产效率更是提高了两倍。
  去年,“晨云实业”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又引进荞麦脱壳自动流水线、玉米脱皮流水线、超微粉自动研磨流水线,大大增加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产出效率也提高不少。
  为了确保产品研发的顺利开展,“晨云实业”专门建起两个实验室,承担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义乌市科技攻关项目等的研发。去年,“晨云实业”凭借自己的科技实力获得了“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称号。
  “晨云实业”还与江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结合自身多年的生产经验,在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目前,“晨云实业”已经获得53项国家专利、2个版权、100多个注册商标,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打造物联网体系加强食品安全
  这两年,除了研发、生产、销售粗粮面,朱劲松把“触角”伸向了种植,不久前,他与甘肃省农牧厅通渭县农牧局签订了10万亩有机小杂粮种植基地协议,准备从种子、非转基因、水质、化肥农药、耕作规范等方面层层把关,开展粗粮种植。朱劲松说,这些年中国不少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出在源头,这提醒他要把产业链往源头延伸。
  不仅仅是种植基地的建设,“晨云实业”正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方便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与控制系统,从基地种植、研发、初加工、精加工、物流到销售,实现对整个产业链的有效掌控,来确保食品安全。
  “这个物联网体系一旦成功,就能实现从原材料开始,到消费者吃到肚子里整个过程的监控,比如粗粮面的任何原材料,我们都可以追踪到种植基地,而且还可以在网上查询那一天的温度和湿度,包括生产车间的管理。”朱劲松对物联网体系的研究充满信心。
  当然,“晨云实业”的产业链还不仅仅局限于纵向的生产销售,更有横向的发展。“我们正在建立自己的粗面馆,采用的食物、就餐环境、空气质量都做到标准化,为的就是让营养物质能够得到最好的保存。”朱劲松说,公司准备把浙江老字号——始创于1796年的“广义”官酱粗粮府进行传承,逐步在全国开起“广义官酱粗粮府”连锁店,他相信店中古色古香的装饰、店员复古的统一着装、令人惊叹的美食和就餐环境、热情的服务态度一定能吸引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