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 正文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12-05-27    
摘要:制造业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加快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专用项目建设,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入世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在多变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已经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实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以最快的时间、最高的性价比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当然,由于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将是一项巨大、艰难而又迫在眉睫的工程。

  基础相对薄弱

  制造业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加快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专用项目建设,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能够直观反映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据CCID近期进行的一次针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低端IT设备(包括Desktop、打印机、复印机)拥有率均已超过了80%,相反,体现IT高端应用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拥有率则不足30%(见图1)。从品牌分布来说,与其他行业相似,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IT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大多为国外品牌,国内品牌尚未形成突起之势。仅就制造业企业使用的IA架构服务器来看,国外品牌市场竞争优势十分明显,IBM和HP等国外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是由于国外品牌的发育较为成熟,稳定性、技术指标等综合实力较强,在制造业行业用户中的认知程度相当高。相反,国内服务器品牌如联想、浪潮等虽然有迎头赶上之势,但所占份额仍然很小,二者合计不过7%(见图2)。再比如制造业应用频率较高的数据库软件,同样几乎全部采用国外品牌(见图3),这表明在该产品领域国内厂家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网站既是企业对外进行品牌宣传、信息和产品发布的窗口,也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必需工具。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联网比例较低,有接近60%的企业尚未拥有自己的独立主页和域名(见图4)。

 

 

 

 

  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标志之一是企业对网络的应用程度,然而,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网络应用主要还停留在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等基础阶段,真正利用网络从事生产制造以及各环节全面应用的企业比例尚不足30%。很显然,这与制造业企业目前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是极不相称的。

  此外,由于制造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不是很旺盛,尽管低端IT设备的拥有率很高,但各类产品的保有量仍然偏低,且大多用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和销售管理,尚未上升到自觉应用网络来提升业务水平的层次,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应用仍相当薄弱。

应用日益广泛

  * 信息化解决方案

  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营,关系到企业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据CCID调查显示,在目前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中,只有10.8%的企业实施了ERP方案,9.7%的企业实施了CRM方案,6.4%的企业实施了SCM方案。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能够根据本行业特点和特定需求形成以管理物流和资金流为目标的ERP等基本解决方案,不断夯实制造业的管理基础并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做好了准备。可喜的是,就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实际应用来看,尽管信息化解决方案均是在“九五”后期才开始实施的,但其实施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近年来ERP方案在国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很多家ERP软件制造商,众多企业通过实施ERP系统收到了良好成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业务流程持续改善,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轻工工业企业中,ERP的实施更为成功

  * CAD应用

  有人曾指出,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普及应用,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制造业能否成功迈向互联时代的主要标志。在经历了“八五”“甩掉图板”后,CAD应用在“九五”得到快速发展,目前CAD应用已经渗透到机械、工程设计、船舶、航空航天、汽车、轻工和纺织等行业。

  据全国CAD应用工程协调指导小组的统计数据,我国CAD产业2000年营业额达到9亿,其中CAD软件销售额为6.5亿,培训及咨询服务营业额为2.5亿。目前,在全国29个省市的600家示范企业中,CAD应用普及率已经达到95.6%、覆盖率达到92.8%。全国已初步形成近十种CAD支撑软件、近百种CAD应用软件、600多个培训点及300个咨询服务机构并存的CAD产业格局,累计销售CAD软件30万套。其中,全国有7家年营业额超过3000万元的CAD软件企业,其市场占有率总和超过80%(见图6)。此外,我国已制定出13项CAD的相关标准,其中“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管理要求”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CAD应用工程项目累计投入24.3亿元,新增产值1073.2亿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44.2。种种数据表明,我国的CAD应用已初步实现了按行业及地区开展CAD应用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的目标。

  此外,PDM、CAPP、CAM、CAE等产品开发技术以及质量监控、产品销售、资源控制、财务与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先进管理技术均已开始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在CAD等关键技术的拉动作用下,制造业将真正实现全数字化设计,而利用CAM技术,企业将真正实现数字化制造。在设计过程中,企业利用PDM技术实现并行工程思想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不论从技术研发、市场培育,还是从应用成果方面看,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工程正在走向一个全新时期。

  * 电子商务

  有专家指出,信息化制造的核心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将生产活动和企业全面管理以及和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进行联网集成,形成透明的信息交流,使产品开发、生产、发货、客户服务和供货管理在网络上实时进行。2000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我国制造业首家电子商务试点工程的华立集团电子商务工程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我国传统制造业已经驶上新经济的快车道。尽管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开通率尚不能令人满意,按企业规模平均开通率仅为9%(见图7),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将一改以计算机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制造系统为对象的做法,继而转向以网络为核心、以整个供应链管理为对象的优化系统快,速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将不断推进。

 

  瓶颈亟待突破

  实现信息化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平台是在现有的设计、制造、管理等系统基础上,基于Web技术的应用系统,这使得制造业信息化需要解决的技术环节错综复杂。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处理更明显地从单一的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发展,应用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对于大多实力较强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原有的硬件系统将渐趋老化,已不能适应Win2000、SQL数据库等新平台的需要,这将促使企业硬件系统的更新换代。正因如此,制造业信息化对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会持续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尚有许多关键的生产工艺部门还没有应用信息技术,或者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较为成熟的CAD等关键技术也面临深化应用的难题。实际上,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未形成自己的产品开发系统,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薄弱。此外,生产自控系统、生产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联网工作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刚刚开始,这对于高效、低成本地建立、实施和调整生产活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CCID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技术支持不配套、设计思路陈旧等(见图8)。

  显然,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尚需不断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内部网、外部网等基础建设,更需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和供货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联网,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将客户定单直接传送到生产系统,及时根据生产情况向供货商采购,维持生产连续运行,及时获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因此,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从一开始就需要广大企业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分别实现各环节、各领域的信息化。此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术人才缺乏、内部管理混乱、资金严重匮乏等都成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急需突破的瓶颈。结果,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集成,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不能有效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已经意识到: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是信息化制造(e-Manufacturing),其优势不言而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持慎重的态度,需要根据实际采取适时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