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 > 正文
亚洲业务发展呈积极趋势 互联企业已起步
访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总裁欧瑞韬(Tom O’Reilly)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市场总监John Watts
发布时间:2015-02-05     作者:www.planteng.cn
摘要: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许多的制造商们正非常努力地去确保人员、整个供应链,以及所有一切因素的高质量标准,他们对“互联企业”也提出了需求。在罗克韦尔自动化第23届自动化博览会上,控制中文版记者围绕这些话题采访了公司亚太区总裁欧瑞韬、亚太区市场总监,以下是对话实录。

 同往年相比,2014年的亚洲市场GDP表现不算强劲。好在随着消费性支出、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和境外投资的增长,以及机械制造商不断成长等因素的影响,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亚洲的业务仍保持着不断增长。此外,为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许多的制造商们正非常努力地去确保人员、整个供应链,以及所有一切因素的高质量标准,他们对“互联企业”也提出了需求。在罗克韦尔自动化第23届自动化博览会上,控制中文版记者围绕这些话题采访了公司亚太区总裁欧瑞韬(Tom O’Reilly)、亚太区市场总监John Watts,以下是对话实录。


  左: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总裁欧瑞韬(Tom O’Reilly);右: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市场总监John Watts

 问:罗克韦尔自动化上一财年在亚洲地区的业务情况如何?
  Tom:亚太地区的总体业务增长了 5%。至于各个地区,发展态势不一。在中国,我们的业务呈现了好的增长态势;印度市场在经历了 2012 和 2013 年非常艰难的时期之后,我们的业务有强劲复苏的势头;东南亚地区发展势头比较强劲;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韩国;日本的情况还算不错;最艰难的要数澳大利亚市场,因为受到了采矿行业的影响,而该国采矿业要占其 GDP 的 50% 左右,这一疲软态势还会持续下去。总而言之,大部分地区都呈现出不错的增长态势,我们对整体结果还比较满意。
  问:事实上,过去一年亚洲市场并没有呈现很强的增长态势,包括中国和印度。您对这种经济形势有何看法?
  Tom:应该说,与过去相比,您提到的这些亚洲市场 GDP 的表现都不够强劲。尽管如此,我认为这些市场还是呈现出一些积极趋势。首先,中国、东南亚和印度的消费者仍然在消费,消费支出仍旧在增长。在中国,即使经济形式不够强劲,消费性支出还是增长了 15% 左右,这一数字表明消费品行业会逐渐呈现增长态势,例如食品饮料、生命科学等个人消费品行业。虽然整体经济形势并不如去年那样强劲,但由于消费品行业对包装的需求,对各种配方的需求,消费品行业成为了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用户。其次亚洲大部分国家仍在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进行投资,因为从能源安全角度出发,需要进行能源储备。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中国、印度甚至整个亚洲的许多机械制造商都开始快速成长,他们希望制造出附加值更高、性能更高的机器。这意味着什么?更多的自动化需求。因为这些非常好的业务趋势,我们的业务得以持续增长。
  John: 我补充一点,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呈现增长趋势。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我们能够提供帮助、支持中国这种“走出去”的扩张行为。中国企业不仅将业务打入了非洲和越南等新兴市场,还打入了欧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增长机会。
  问:去年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市场原始设备制造商业务的表现非常突出,今年的情况如何?
  Tom:事实上,OEM是我们上一财年亚太区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东南亚、印度的OEM业务去年都表现不错,日本、韩国的情况也不错,甚至在澳大利亚也有一些增长。而在中国我们OEM业务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一方面源于我们产品的优势,我们在控制器和变频器领域都开发出了中型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一直致力帮助设备制造商提高机器性能,助力其拓展全球业务。
  问:在开发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时候,罗克韦尔自动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呢?
  Tom: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很显然是宏观经济形势。两三年前,在经济持续增长时,我们并没有预料到印度的经济会滑落得如此之快。所以,在管理亚太地区业务时遇到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确保我们专注的领域和行业与经济发展走势相符。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确保在整个亚太地区和各国家市场,我们锁定的目标行业准确无误、我们OEM业务锁定的领域准确无误。我们准确把握了过程控制以及中型产品等业务的增长领域。确保切实执行这些战略并确保我们具有执行这些战略的能力,而且要比我们的竞争对手执行得更好至关重要。另外,我们希望在确定的目标领域,业务增长速度能达到该市场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我认为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来说,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人才,如何招募具备相关能力的优秀人才,如何培养这些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他们。我认为,自从我主持中国业务以来,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扭转业务走向,人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至于人员流动情况,在中国我们人员流动数量仅为整个市场的一半。所以我们聘请最好的员工,然后尽量留住他们,这才是重点。
  John:我来亚洲任职不久,Tom 便来到了中国。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一年之内,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留在罗克韦尔自动化工作的意愿都大大加强。罗克韦尔自动化成为了人们向往工作的好地方,而现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是这样。
  问:我想了解一下,在亚洲地区或者在中国是否已经有实现互联企业的实际例子?
  Tom: 在中国,由于制药和奶制品等行业时常爆出来的负面新闻以及监管的愈渐严格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商们正非常努力地去确保人员、整个供应链,以及所有一切因素的高质量标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据我们了解,中国许多领先的制造商都在朝着互联企业发展,已将过程控制连接到 MES再到ERP。在我的印象中,有一家中国轮胎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工厂,这家公司走在了部署互联企业技术的最前沿。除此之外,中国的一些企业也与我们有密切合作,我们在帮助他们建设新的大型工厂,与他们密切配合,向厂内引入以太网架构,为实施互联企业铺平道路。所以中国的企业在新建工厂时也在采用以太网技术,并朝着互联企业的目标前进。这些企业有机会在起步阶段就利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采用易于部署的、基于以太网的现代网络架构。中国政府以及工信部在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以推动智能制造,而我们的互联企业愿景可以助力中国实现这一目标。
  John: 在亚洲,当一些客户还没有意识到建设互联企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帮助他们打基础了。过去30 年来,我们一直在产品中融入这项能力。一些较为成熟的客户已经开始部署其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
  问:在向中国客户介绍互联企业的时候,您认为他们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Tom: 不同客户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中国的一些制造商而言,他们对生产流程的界定和规划还不够完善,没有达到所需的特别细致的水平。这会拖延他们前进的速度,所以他们必须对此作出调整。要想真正建立起复杂、运行良好的自动化系统,就必须对自动化流程进行清晰的界定。(CEC记者张曼利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