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话 > 正文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代更需植根大地守望春天
访台达-中达电通运动控制产品处总监暨机床行业处经理李文建先生
发布时间:2015-04-16     作者:www.planteng.cn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制造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增长的创新融合,工业机器人市场更是在世界各国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需求。许多世界顶级的科学技术企业,已经将重点转向了机器人产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制造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增长的创新融合,工业机器人市场更是在世界各国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需求。许多世界顶级的科学技术企业,已经将重点转向了机器人产业。


中达电通运动控制产品处总监暨机床行业处经理李文建先生

    在中国,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理想状态的逐步消失,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已经高于印尼的300美元和越南的250美元,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工业机器人的有效利用,正是一剂对治这一局面的良方。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的成员大会中指出,机器人产业在中国也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需求激增,各大企业已经在各自的传统优势领域陆续推出更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但同时,这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格战,和低质量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恶性竞争。哪家企业可以在如此激烈而又充满机遇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2015年会是一个竞争中的转折点。除了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提升体制和机制,从而奠定行业的发展的良性环境,企业的内功修炼更是赢得胜利的不二法门。
  适逢甲午年岁末,本刊记者与台达-中达电通运动控制产品处总监暨机床行业处经理李文建先生,就如上背景下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做出了深入浅出的沟通。
  在国家提出的经济新常态发展形势下,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产效率是每个生产型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由此,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更是处于爆炸式增长阶段。作为业界资深人士,李文建先生认为,就内因而言,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已是势在必行,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国家环保及相关部门已颁布了越来越严格的相关规定,其内在已经有了迫切的转型要求;就外因而言,一些外资的退潮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我国的人力成本不断攀升,这其中也包括管理成本,因此,一些低效率、低效能的生产型企业转型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2014年高档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是有目共睹,有券商研报称,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机规模将上升至80亿美元左右,含系统价值的总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复合增速约30%。不得不说,这也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各地的相关产业园区蓬勃兴起。从南到北已建立了十几个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园区,几乎每个重点省份都有了产业园的规划布局,从长期的趋势看,这部分市场会非常乐观。但作为一名业界资深人士,李文建先生认为,目前的这种乐观的态势也是一种过热的表现。任何领域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或大起大落的,都应该遵循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究其根本,工业机器人是一个科技含量、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需要参与其中的企业具备较高的竞争实力。此外,对于应用端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工业机器人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因此,这也必将需要一个过程,前景乐观,但道路曲折。作为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进一步而言,规模化的量产是产品提供商的又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李文建先生表示,提到高品质、无故障的产品,在不联线的单机应用条件下品质问题还未曾如此凸显,但是一旦在联线情况下,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一个微小问题,都会在整个应用环境中被放大。
  就不同应用领域的发展速度,李文建先生认为,在一些人力不能为的领域,工业机器人会率先被应用。国家颁布的劳动法中也越来越在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安全方面有了细致的规定,例如那些高污染、重体力,例如包装行业等。另外,在需要保证高质量、无误差的电子产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将极大程度的改善最终的产品质量和精度。归根结底,下游产业的需求,即是对上游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要求。

台达SCARA 二位弹性整列供料系统动态展示

  对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特点与优势,李文建先生做出了如下分析。尽管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异常火热,但作为主要的市场竞争参与者,还是传统的外资企业占据了大半江山。在全年整体万级市场的规模下,也仅能以百级计算。而国外企业早已是占据此中翘楚地位,并且具备了稳定的量产能力和配套服务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国内企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更为重要的是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作为最核心的三个功能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品质。我们国内的同仁也在兢兢业业地克服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相信未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将会焕发出新的竞争活力。
  笔者直言,作为一家在伺服运动控制领域的成熟服务提供商,台达将会如何应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环境?李文建先生表示,台达在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驱动技术中具备着成熟的竞争能力,这完全得益于台达多年来在工业控制领域积累下的成功经验和应用基础,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大潮中势必可以担当起一个优秀的产品提供商的角色。台达会一如既往的继承以往的优势,在伺服的核心技术、伺服电机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台达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平台的基础上,把提供台达式的控制解决方案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台达的另一优势即为,隐含在三个核心功能部件中,台达保有自己的绝对值编码器的产品。可以说,这就为提供全方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建立了完全的技术基础。
  面对市场,任何时候机遇与挑战都是并存的,但竞争一定会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这无异于是一个黄金时代。李文建先生信心满满的说,认定自己的角色,并将应该去做的事情踏踏实实的做好,那就一定会在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大规模竞争发展,不单是产品与技术的硬件较量,应用、维修、检测、人员培训等软性服务,也是对设备提供商软实力的考验。李文建先生一语道破,与其说市场需要机器人,不如说市场需要机器人的应用。客户购买了机器人产品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谈应用就一定离不开行业。台达在这方面已经先人一步,在内部已经成立了机器人行业应用组织,并会投入人力精力去深入行业,研究客户的应用环境,并将这些研究结果反馈至销售以及研发前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完全不同于以往,仅仅在不同区域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简单模式。在此方面台达也已有着一些实践经验,比如在机床数控领域,台达就成立了CNC应用行业组织,专注于应用行业的研究,并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只有在了解了更多的行业需求、行业工艺后,才有可能帮助客户快速使用。
  例如印刷电路板上的波峰焊,过去只能通过人工检测焊点的虚焊,用肉眼看,再挑选出来进行补焊。如果能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该环节,将会大大降低人工检测中产生的疏漏,并且可以直接进行补焊。如果机器人制造企业不懂得客户的应用,不了解这些环节的需求,那么工业机器人就很难在此开展应用。这也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提供商到一个优秀的服务提供商的必由之路。


 当笔者问到,面对目前工业领域的几大热点:工业4.0、云端、大数据,台达会有何种发展战略与之相结合呢?李文建先生不禁感叹,这些概念太大了,其实做工作还是要落到实处。比如现在我们提到工业4.0,那么什么是工业3.0呢?是智慧工厂智慧制造?工业2.0和工业1.0又是什么呢?这些阶段我们是否都已经很好的实现了呢?李文建先生认为,工业4.0就是工业与信息结合的时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把信息收集、汇总、交流、分析、处理那是一个更大的概念,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设备提供商和服务商,如果可以把现在可以落地的产品和服务做好,那就是在为进一步实现以上概念做了最扎实的基础,要将双脚扎进土地,植根大地才能守望行业发展的春天。
  2015年1月,台达推出全新的SCARA工业机器人-DRS40L系列四轴驱动产品。SCARA工业机器人-DRS40L系列最大负载3公斤,臂长400mm,主诉求对象为“重复性高、精度要求高”的轻工业。其具备了优越的速度、重复精度、线性度和垂直度的性能,并提供免感知顺应控制功能,可顺应元件与孔位间之偏差,快速精准地完成插件、组装、锁螺丝、移载、搬运、包装等相关应用需求。由于SCARA机器人可结合周边控制单元,快速简易打造机器人工作站,在产线上进行插件、锁螺丝、组装、涂胶、移载、焊锡、搬运、包装等重要工作,甚至复杂精密的产线制程,可说能完全满足市场对弹性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预计会优先吸引消费性电子产品、电子电机、橡塑胶、包装、金属制品业等产业界目光进而引用。
  编后语:诚然先进的理念,开放的格局会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全新的方式,但何以实现,那必然要依靠一个又一个如同台达一样,具备开放的心态,有责任感又肯定于投入行业土地中的企业,每一天的扎实工作才能得以夯实基础,而最终实现,那一定就是我们所期待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