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够耐心的人来说,前面的3道流程可能有些枯燥,而总装车间比较诱人。汽车在这里,一个工位一个样,变化迅速,不一会,就变成了一辆可以上路奔跑的汽车。
所谓总装,就是把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装进车体。安装的顺序是这样的:1,线束;2,隔音垫;3,天窗;4,天花板;5,地毡;6,仪表台;7,后悬架;8,前、后风挡玻璃;9,内饰板;10,喷水壶、刹车泵、喇叭之类的机仓内部件;11,前、后车灯;12,油箱和刹车管、油管;13,动力总成及前悬架、后副车架;14,前后防护杠外壳并贴标识;15,座椅;16,车轮;17,添加油、液;18,车门;19,检验。当然,实际的组装过程会更为复杂,这只是我简单地归纳而已。下面,就请您跟随着照片,看看一辆汽车究竟是如何装配起来的。
亮点介绍:
总装内饰线:双向可升降大平板,实现了多平台柔性化生产,通过工位高度的自由升降进一步优化了人机工程。
总装底盘线:采用现代化EMS+VAC机运设备,在拼装过程中精确同步,实现车身和底盘的精准定位和拼合,拼合精度可达0.1mm。
总装门线:采用摩擦驱动(FDS)系统,相比普通的链条机动线具备无润滑、清洁、静音等优点。
总装检测线:四轮定位设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非接触式3D激光头进行检测,检测精度远远高于之前的2D激光头
检测线雨淋喷房:将对每台车进行360个喷嘴90秒的强力水冲击测试,约5吨的喷水量,模拟世界上最大雨量的4倍,以检验车辆的密封性。
接下来,该要安装发动机、变速器之类汽车最为重要的部件了。
装配动力总成
在总装线上,时常看到有些工位带有“C”字母的标识,询问后得知,它用来表示该工位对拧螺栓力矩要求高。在整个组装过程中,工人使用的工具分成两大类,第一是气动工具,第二是电动工具。气动工具的转速高,通常能达到2000-3000转/分钟,而电动工具转速低,大约在200转/分钟左右,凡是对力矩要求高的螺栓,需要用电动工具慢慢地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种工具在拧到预定值时,还能按设计要求,再做个偏转。而气动工具用于对力矩要求不高的螺丝,风风火火,匆匆忙忙,一下子就能拧到头。
看到这儿,忽然想到一句老话:车开不坏,都是修坏的。这句话似乎有些夸张,但实际上讲的是,修理厂也好,路边店也罢,很难达到汽车厂的工艺水准。就拿拧螺栓来说,除了缸盖,我从未见过哪家修理厂按照工艺手册,使用公斤扳手上螺栓。可实际上,汽车上的一些重要部位,螺栓都是有力矩要求的。并非简单拧紧即可。既然没有执行设计要求,修理好这个地方,引发了那个地方出故障,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总装线上虽然有检验,但还不算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测试和检验项目,考验着每一辆走下总装线的英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