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 正文
互联网+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5-07-16     作者:www.planteng.cn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系统。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改变了创新形态、社会形态,重塑了用户的定义,重塑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定义。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双引擎驱动,智慧城市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慧城市将开启万亿市场,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将是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的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潮下的万亿市场
  在武汉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汪凡看来,智慧城市的含义广阔、综合,包括了城市规划运营建设、产业以及市民生活的很多面,比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的建设。
  2013年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截至今年5月,我国已经公布的3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277个。事实上,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区远不止这些,腾讯研究院称,我国351个城市都已经或深或浅展开了“互联网+”的探索实践。赛迪方略报告称,截至2014年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消费试点、宽带中国试点等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试点已达500多个。报告预测,2015年国内智慧城市的IT投资将会突破2400亿元,拉动经济总产值超过1万亿。
  “说万亿市场毫不夸张,智慧城市是个很广的领域,几乎涵盖整个城市建设体系。”延华智能执行总裁翁志勇表示,新一轮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核心要素和抓手,未来市场前景可以预期。
  “互联网+”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动力
  2015年初,“互联网+”概念进入了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概括而言,“互联网+”就是跨界融合,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互联网思维跟各个行业相结合,帮助行业创新。
  “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时,中兴通讯一直在积极践行‘互联网+’思维。”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政企事业部负责人庞胜清说,“我们提出的智慧城市2.0,本身就是多模块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并着眼于产业升级,从全局进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落地。”
  庞胜清认为,智慧城市应以惠及每个公民为最根本的原则,让市民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智慧城市2.0的建设目标有四点,分别是惠民,利用大数据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利用云计算平台提高就业率、增加信息消费、延伸新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快速收回投资、实现资本增值。
  目前已经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从自身最擅长的支付、社交网络等渠道切入智慧城市,如网络挂号、便民支付、叫车出行等应用,非常贴近普通市民,因而得到了非常好的评价,这实际上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竞争与发展方向。
  “我们正在全面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多个行业跨界融合发展。”徐明说,“智慧城市2.0就是融合多项创新的综合解决方案,未来几年将有更多智慧城市2.0项目落地。”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呈现五大新趋势
  赛迪智库张洪国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日益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一是提供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设计分散、各自运营的特点,比如公安部门负责建设智能监控系统,行政服务中心牵头优化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卫生部门负责智慧医疗等等,系统与系统之间由于标准、技术、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成为协同高效的整体,这就让智慧城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运营效率。一些新试点的智慧城市在建设时开始注意规避这类问题,从顶层架构设计、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到咨询规划、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交由专业化机构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统一进行建设、布局和维护。比如银川智慧城市建设走到了全国前列,就是采用了中兴公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从顶层设计入手,结合银川的区域优势,全面规划了10大系统13个模块,不像其他项目只做交通或政务等一个或两个模块,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而不仅仅是单个部门的数据共享,大幅度提高了智慧城市的运营效率。
  二是采用多元化的运营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主体究竟应该是谁?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很多试点城市走过一段弯路。建设初期,由于盲目跟风,很多城市没有经过认真论证,全部由政府主导、地方财政出钱,这就造成一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慧交通等投入资金量比较大的领域,由于地方财政资金难以持续地承担项目建设和后续运维费用而中途搁置或者不能正常发挥功效。实践证明,在资金、技术、人才、服务、基础设施等诸多要素都受到制约的前提下,要想确保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摒弃政府部门大包大揽的传统观念,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共同推进,采用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模式创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PPP商业运营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可以有效地解决建设和运营维护中的一系列难题。
  三是建设开放式的信息平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和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慧城市在运营过程中,数据量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比如城市交通数据、环境监测数据、行业数据、人口数据等等,这些数据的应用和分析水平,直接决定了智慧城市的运营效率。但是,目前我们很多城市的数据都是相对孤立和封闭,往往不向外界开放,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信息孤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本身管理体制的问题。大数据是智慧城市运营的基础,没有开放共享的数据支撑就谈不上真正的智慧城市。目前,美欧等发到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数据开放计划,不断扩大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来讲,运用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是注重实用性的建设理念。不管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多少领域和部门、由谁来参与完成,它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方便城市管理,为老百姓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因此,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民生为导向,重点关注老百姓急需的智慧民生领域,比如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交通、智慧防灾、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七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务实推进”的基本原则,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实用性的要求决定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需求,发挥城市的优势资源和个性特点,避免由于照搬照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是推进融合化的发展路径。智慧城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产业升级,一方面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园区”、“智慧企业”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当前,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建设商和运营商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将其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兴公司提出的“智慧城市2.0”,就强调与城市整体的产业规划结合起来,比如推进国家重大战略政策落地,建设跨境电商、电子口岸的园区,推进产业升级,以大数据运营的思路来落实信息惠民、拉动信息消费等等。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是走一条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以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