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全系汽车相关产品与众多创新成果亮相上海车展。新建常熟研发中心满足国内市场客户需求。
中国仍是关键市场。
本特勒于上海正式发布专为电动汽车设计研发的全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2.0版本。制定了合理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汽车制造商就能因产品更早上市而获益。该系统充分展示了本特勒从组件、模块再到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电…
据外媒报道,鉴于汽车业新技术层出不穷,许多业内专家对未来趋势也作出了多种预测,小编整理后汇总了汽车业的七大发展趋势: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车载资通讯系统、车间通信连接、传感器、智能互联汽车、大脑到汽…
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6日表示,要切实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动能,大力实施生物产业倍增计划,组织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26日在北京发布。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中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外产品的竞争激烈。国内机器人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其中既有市场需求以及金融机构的助力,也有盲目发展的虚火…
自20世纪50年代“有思想的机器”诞生以来,人工智能一直未能实现突破性进展。直至近10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原本只在电影中虚构的“Jarvis”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
3D打印是一种更便于大众理解的通俗称谓,在工业专业术语中,3D打印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它与传统“减材制造”相对应。3D打印技术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庞大的机床及众…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
中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今年创造超过百亿的产值,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正在推动汽车产业的加速变革。
所谓智能,就是一个包含了感知、认识、学习、调整和适应等环节的循环过程,可以根据目标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以得到所期望的效果。
比较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德国工业4.0战略是一个革命性的基础性的科技战略。其立足点并不是单纯提升某几个工业制造技术,而是从制造方式最基础层面上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整个工业发展…
根据大众方面给记者最新提供的规划:到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所有的生产基地,包括在中国的生产工厂,都将实现数字化规划和网络无缝切换,从而保证自我控制、自我优化和可持续的生产。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卫计委、国资委、海关总署、质量监总局、知识产权局等11部门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为更好理解和贯…
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7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在科技变革浪潮中,机器人产业成为各国关注与竞争角逐的焦点。我国机器人产业正蓬勃发展,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正在加速向高端产品、人工智能领域迈进。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需要…
“中国智造”就是要利用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摆脱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的局面,通过自主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核心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和商业品牌,构筑适应制造业新需求和新要素供给环境的新型产…
全球数字化正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时代发展的新阶段。企业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自身及行业变革和商业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已无处不在,制造企业创…
在闭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大会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机器人领域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7—2018》,目的是引导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逐步构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技术创新体系,从…
“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论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在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机器人行业在全球也被视为下一场工业革命。